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孙涛 徐茂东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杨雷)“汛期行车,砂管必须通畅。”7月15日14时25分,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机务段整备线15道,8161号“黄继光号”机车静立待发。司机陈继良手持检点锤,轻触砂管检查是否牢固,观察出砂情况。雨季,列车穿行高坡大岭,轮轨极易发生空转,机砂带来的摩擦力是行车安全的坚实保障。
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,“黄继光号”机车组肩负重任,牵引三间房至海拉尔段485公里的中欧班列。这条通道上,来自武汉、郑州、义乌等地的班列汇聚,经此驶向满洲里口岸。机组成员需驾驭列车,穿越巍巍兴安岭与茫茫大草原,其间不仅需应对高达14.6‰的陡峭坡道,更需克服巨大的四季温差,对驾驶技能要求极为严苛。
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,机车组开展汛期技能提升与应急处置培训。他们通过集中学习形式,针对防洪关键区段与重点注意事项强化学习。
“车体晃、线路没、桥墩斜、异物侵限必须停……”刚完成机车检查的陈继良口中念着自编的顺口溜。这些口诀源于《汛期行车一览表》,每一句都直指真实险情。为备战汛期,他们在机车工具箱内配备了应急包,防护服、信号火炬等物品。
据悉,自1956年以来,这台英雄机车历经6次换型,从蒸汽、内燃跨越至电力时代。200余名成员累计安全行驶超1000万公里,牵引中欧班列逾4000列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炒股10倍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